于是,大齐的外交使团带着和平的诚意和坚定的信念,与曾经的敌国展开了艰苦而漫长的谈判。谈判桌上,双方代表你来我往,就边界划分、贸易往来、军事安全等诸多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讨论和协商。李肃亲自指导大齐的谈判团队,为他们制定了明确的谈判底线和灵活的策略方针。他要求谈判团队在维护大齐国家利益和尊严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寻求双方的利益平衡点,以达成互利共赢的和平条约。
在此过程中,苏瑶凭借其对国际局势的深刻理解和敏锐洞察,多次为谈判团队提供了宝贵的谏言。她分析道:“陛下,与曾侵略我大齐之外邦谈判,首重知己知彼。需深入探究其国内政治格局之变化,如今日之掌权者与昔日侵略之决策者关系若何,其国内是否存在不同之政治派别,对我大齐态度又有何差异。再者,了解其经济之需求与困境,如彼国近年之贸易收支、主要产业发展之瓶颈等。唯有如此,我方方能在谈判中有的放矢,以利相诱,以势相迫。例如,若彼国正谋求拓展海外市场,我大齐可在贸易条款上适当松动,换取其在边界划分或军事安全上之让步;若其国内有政治势力期望与我大齐修好,我方则可巧妙利用此点,分化其谈判阵营,争取更多有利条件。”
苏瑶还建议:“谈判之中,外交辞令与谈判技巧亦至关重要。我方代表当刚柔并济,既坚守原则,又不失灵活。遇有争议之焦点,可暂避锋芒,先就双方共识之部分达成协议,营造良好之谈判氛围,再逐步攻克难点。且可适时引入第三方之调解或见证,如邀请中立之他国使者或国际知名之贤达参与,以增加谈判之公正性与透明度,令彼方难以肆意妄为。”
经过多轮艰难的谈判,双方最终签订了和平条约。这些条约详细规定了双方的边界线,明确了各自的领土范围,有效地避免了边界争端的再次发生。在贸易往来方面,条约规定了双方开放的贸易口岸、商品种类、税率标准等内容,为两国的商业交流搭建了公平公正、稳定有序的平台。大齐丰富的丝绸、陶瓷、茶叶等特产得以源源不断地出口到敌国,而敌国的特色商品如香料、珠宝、骏马等也进入了大齐的市场,促进了两国经济的繁荣发展。此外,条约还对军事安全问题进行了约定,双方承诺在边境地区减少军事力量的部署,避免军事挑衅和冲突的发生,通过建立军事互信机制,共同维护地区的和平与安宁。
随着和平条约的签订与实施,大齐的边境地区迎来了长久的和平与安宁。曾经硝烟弥漫的边境线如今变成了贸易往来的繁华通道,两国的百姓们在边境集市上自由地交易着商品,分享着彼此的文化和习俗。商人们的欢声笑语、驮马的铃铛声以及不同语言的交流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和谐繁荣的画卷。边境地区的百姓们不再生活在战争的恐惧之中,他们安居乐业,开垦荒地,修建房屋,发展农业和手工业,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孩子们在阳光下无忧无虑地玩耍,学校里传来朗朗的读书声,村庄和城镇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而大齐国内,由于边境的和平稳定,百姓们能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生产建设和文化发展之中。农业生产连年丰收,商业活动日益繁荣,文化艺术蓬勃发展,整个国家呈现出一片繁荣昌盛、国泰民安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