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架
设置
阅读主题
正文字体
雅黑
字体大小
A-
18
A+
页面宽度
900

第5章 北上南下

完颜凌云计划第一步北上到达山海关。

他己长高不少,身板也越发挺拔,眉目间少了几分青涩,多了几分坚毅。

他深知此次行程的重要性,不仅关乎自己的未来,更关乎整个王朝的命运。

一路上风餐露宿,完颜凌云却毫无怨言。

他的心中只有一个目标——山海关。

那里是汉人抵御外敌的重要关隘,也是他实现抱负的关键之地。

跟随完颜凌云出行的有千余人。

由皇帝亲自挑选,作战勇敢大胆心细的年轻卫兵800名,由原御林军统帅袁林亲自率领。

还有100名武林高手组成的暗卫队,专门负责主人的安全。

其余的是从各个方面选出来的奇才。

为掩人耳目,扮作商队,远离官道的小路上行走。

骡马驮着货物,沿着蜿蜒的山道缓慢前行。

山路崎岖不平,蹄声踢踏,仿佛诉说着行程的艰辛。

队伍中的人们沉默而坚韧,心中怀揣着各自的期望和使命。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映照出他们坚定的面容。

完颜凌云骑在一匹黑色骏马上,身姿矫健,目光犀利。

他注视着前方,思考着即将面临的挑战和未知。

风吹起他的长发,舞动在空中,增添了一抹飒爽英姿。

这支特殊的商队渐行渐远,消失在山林的深处,他们的命运将在山海关交汇,书写属于他们的传奇。

天依然干旱,一路上映入眼帘的唯有干裂的土地和枯萎的庄稼,使人心情沉重!

队伍行至燕山路过一村庄,原本热闹的村庄如今却变得异常安静,天空飘着一股令人窒息呕吐的臭味。

完颜凌云心生疑虑,派人前去查看。

卫兵回报,院子里发现尸体。

完颜凌云下马查看,发现尸体骨瘦如柴,显然是死于饥饿。

这离京师不远呀,他眉头紧锁,意识到旱灾的严重性己经超出了想象。

此时,一阵风吹来,那股恶臭更加浓烈。

完颜凌云捂住口鼻,带着众人继续前进。

当他们终于抵达一处宅邸时,臭味达到了顶峰。

完颜凌云推开门,眼前的景象令他震惊——屋里横七竖八地躺着几具尸体,脸色苍白,双目圆睁,显然是饿死的。

房屋内凌乱不堪,桌椅翻倒,食物早己耗尽。

看到这一幕,完颜凌云心中悲痛不己。

他深知,如果不能解决旱灾带来的饥荒问题,更多的人将会死去。

暗暗下决心,一定要还百姓一个盛世,安居乐业。

众人搜查一番在屋子的角落,他们发现了还有 一个奄奄一息的女孩。

孩子的眼神充满了恐惧和无助,身体虚弱得几乎无法动弹。

完颜凌云心头一紧,连忙上前抱起孩子,轻声问道:“发生了何事?”

孩子颤抖着嘴唇,艰难地吐出几个字:“村子……没粮……逃荒……死人”说完便昏了过去。

完颜凌云面色凝重,神医世风摸完脉,给女孩头上扎了两针,吩咐伙夫熬点稀粥。

待女孩醒来少喂多次。

伙夫将煮好的稀粥端了过来世风接过碗,小心翼翼地舀起一勺,轻轻吹凉后,送到了孩子嘴边。

孩子本能地张开了嘴,小口小口地喝了起来。

每喝一口,孩子的眼睛都会微微睁开一些,仿佛在努力恢复意识。

世风一边喂着粥,一边观察着孩子的状况。

随着粥一点点下肚,孩子的脸色也逐渐有了些血色。

喝完一碗粥后,孩子眨了眨眼,有些力气。

“大人,能逃的逃走,留下的村里人死完了。

灾年原本没有收下粮食,税官又加重税收,连救剂粮都交公了。

高价粮买不起,村民们开始吃树皮草根,草根树皮吃没了,吃观音土。

在嘴里干的咽不下去,又拉不出来,好多人活活憋死了。”

孩子哭着“我的好伙伴小石头,他爹饿极了,把她娘卖了,连一升米也买不来,又狠心把小石头男扮女装(男孩人贩子不买)卖了五钱,谁知税官看见一把抢去,气的他爹跳河自尽,人贩之发现小石头男孩身,怕费粮,一把把他推下河淹死。

我的小伙伴们死的死,卖的卖,我爹娘说早晚有一死,死也要一家人死在一起。

把仅有的一点吃食留给我,爹娘活活饿死了。”

说完放声大哭。

众人擦着泪,无比沉痛在院挖坑把死人掩埋。

完颜凌云抬头望着暮日下落,握紧了双拳。

北方干旱,南方水涝。

暴雨如注,天空仿佛裂开了口子,无尽的雨水倾盆而下,将大地笼罩在一片灰蒙蒙的水雾之中。

河水湖水迅速上涨,仿佛脱缰的野马,肆意奔放。

村庄里低洼地带早己成为河泽,房屋浸没在水中,只露出屋顶的一角,宛如孤鸟般孤立无援。

村民们正忙着用木板沙袋奋力堵水,面对西面八方肆虐的洪水,他们的力量显得如此的渺小和无力!

远处山洪暴发,泥石流如猛兽般狂叫着嘶吼着席卷而下,摧毁着一切。

树木连根拔起,房屋夷为平地,惊恐的村民瞬间消失,整个山谷仿佛经历了一场末日浩劫!

陕西告急,山西告急,河南告急,河北告急,浙江告急,江苏告急,江西告急……皇帝眉头紧蹙,面色凝重地看着眼前的奏折,心中充满了忧虑。

他重重地拍了一下桌子,站起身来,在殿内焦急地踱步。

如今灾害连连,战争不断,国库空虚,民不聊生,用什么拯救这满目疮痍的国家!

皇帝召集朝中大臣,共同再议对策。

裁减官员,节缩用度,打压地方粮仓,私仓价格,增加出海购粮的货船及人手,派钦差大人各地抚慰。

三皇子李炯率一众官员和禁卫军奔赴水灾最严重的浙江明洲。

路上堆满洪水卷来的淤泥,到处残垣断瓦,腐朽的腥味弥漫在空中。

受灾最严重的村庄,十户九空。

国难当前,贪官污吏,中饱私囊。

皇帝很恼火,打击手段雷厉风行,只能稍停一段时间。

就像打怪物,越打越升级。

皇帝也头疼不己,根本杀不完。

饥民组织闹事,如星星之火燎原之势。

三皇子抵达明州县衙,恰遇一众饥民在衙府前聚众抗议。

饥民张三高喊:“不想饿死的,有谁愿意杀死张县令?

救剂粮被他高价售卖,为了活命,低价骗我们卖妻女,原本想给她们条活路,谁知他高价贩卖给海外当奴隶,生死不如!

我们快饿死了,怕什么!

杀死他,分粮食!

我们要活命!”

饥民们都喊起来“杀死他,分粮食”冲向衙门。

县衙和衙役们紧闭大门,缩在里边,不敢出来。

怕被愤怒的饥民们撕成碎片!

三皇子本性脾气火爆,嫉恶如仇。

一路所见所闻,年轻的皇子痛心,悲愤,为民㗒,为国殇!

望着一群衣衫褴褛,面黄肌瘦,随时倒地饿死的子民,国之根本啊。

狗官,贪官,国之蠢虫!

心头腾起一股怒火,连声高喊“三皇子定为你们主持公道!”

骚动的人群才安静下来。

禁卫军队长高平越墙进院,打开衙门。

一众禁卫军把县令几人五花大绑押至门口,三皇子当众审问,证据确凿。

一箭穿心,当场处死他们以敬校友。

下官们惊怕,各尽其责配合三皇子工作。

清算粮食,分发百姓,维护秩序,灾后重建。

三皇子遇事亲历亲问,疏通河道,背沙补洞,赤脚下田,搬石砌墙,上房垒瓦……端着碗与饥民吃一样的饭,笑时如邻家少年一般。

皇帝登基十西年腊月二十一,三皇子李炯不幸染病,薨。

皇子训:皇子者,国之储君,万民之望,其学问之深浅,品行之优劣,关乎社稷之安危,百姓之福祉。

自天子以至庶人,皆是以修身为本,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在其位,谋其政……

===>戳我阅读更多章节<===